如今,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,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照料,老人带娃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通。
最近,有位朋友跟我抱怨:终于明白为什么婆婆来帮我带孩子,我却还是那么累。
因为娃尿换裤子,需要妈妈去找裤子;
孩子洗澡了,需要妈妈放洗澡水,找衣服,穿衣服;
孩子不怎么吃饭,需要妈妈来喂;
孩子生病了,需要妈妈带去医院……
明明有人帮,可是没有一件事不需要自己去做。
明明家里的活儿,自己少干不了一点,还得多照顾一个人的情绪。
假性带娃
朋友说自己现在才知道,有一个词叫:假性带娃。
对朋友家婆婆来说,带娃就是:抱小孩、逗小孩子,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,顺便体现自己的剩余价值,不是真的帮你换尿不湿、洗澡、喂奶、哄睡。
如果娃哭了哄不住,立马就说:哎呀哎呀,快去找妈妈吧!
终于知道,为什么奶奶带娃轻松?妈妈带娃太崩溃、太累了?
老人名义上帮忙带娃,但只负责“看着娃”,其他的一概不管。
假性带娃”正在奶奶圈蔓延:很多父母浑然不知,一直认为是隔代亲。
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隔代亲?
一个扎心的理由是:老人不用承担责任。
因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,一个孩子再不成器,别人都说是孩子的父母没有教育好,而不会说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不好。
老人把孩子当宠物养
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:老人大多把孩子当宠物养。
宠物宠物,只有宠,才能亲,没事逗一逗,乐一乐。
我婆婆,每次见我闺女,都故意去激怒她。后面我周末就不太愿意带闺女回去看奶奶了,
为啥老人觉得激怒孩子?让孩子生气就觉得好玩呢?很让人费解……
我非常同意这个宠物思维观念,老人只关注自己开不开心,逗逗孩子什么都顺着孩子。
孩子就粘老人,老人有成就感和被需要感。
奶奶带娃,不用操心教育、升学、性格养成、兴趣培养,甚至不考虑孩子吃喝拉撒的质量,只管饱。
父母育儿要求:身心健康,考一本。
比较变态的父母育儿要求:考清北,身心健康不健康另说。
老人育儿要求:大胖孙子,读书是干什么?心理健康又是什么?糖尿病又是什么?
我之前也不理解,我闺女5岁多那一天,我忽然就想明白了。
因为父母之爱,都是为之计深远。而老人,没有深远,因为未来没有他们。
所以当我们谈起未来,他们就会更加抓紧现在的每分每秒宠一下孩子,挺扎心,挺心酸。
我也就释然了,不如我来制定规则让老人宠爱,比如买进口水果,买套书,买益智的好玩具,但是不可以的就不可以。
给老人的爱一个方向,其实大家都开心,也是可以的。
老人带娃看似轻松,背后是因为真正的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,与其抱怨老人带不好娃,不如主动承担更多的育儿责任。
咱们不妨和老人明确分工,把生活照料交给老人,但是,孩子的习惯培养和教育由父母负责。
这样,既可以减轻老人的负担,也能保证孩子的成长质量。
因为孩子的未来,终究是属于父母的责任。